武林佚事——《武林敗類》
山歷來易改,皇帝亦然。
君不見,古來帝王有幾何,名垂青史者廖若晨星矣。
前皇駕崩七日後,新皇即位,便是前皇之兄長太子趙禎。在四王爺的輔佐下,坐上了本就屬於他的龍椅,成為眾望所歸的真命天子。
而前皇趙靖,自落下山崖後便屍骨無存,御林軍冒險下懸崖幾番找尋,連一點血跡一根骨頭都沒有找到。
同樣,九王爺趙鴻麟及皇后紅靈的遺體亦毫無蹤跡。
趙禎因這變故整日鬱鬱寡歡,眉頭深鎖,念著六弟,想著六弟。想他一生心酸,含冤抱恨而終,結果竟連個屍骨都沒有……每思至此,淚水已不由流滿雙頰……
目前在民間,趙靖的死因則是這樣流傳:皇上為亂黨暗殺,九王爺和皇后為了保護皇上壯烈犧牲。
因此,皇后及九王爺都成了忠烈。至少目前為止是這樣的。
氣勢恢宏的勤王府,沉浸在悲傷的氛圍中,處處是靈幔,入眼皆為白色。最醒目的是大廳盡頭那個大大的“奠”字,白底黑字,黑色的繡球,為本就沉痛的王府增添無限凝重與哀傷。
真是做夢都想不到,他們那冷媚絕美的王爺,武功獨步天下的王爺,竟然會這麼去了……
就算王爺對他們這些侍婢並不親切,甚至是冷漠無視,可是王府上下的人都為王爺的去世感到傷心。兩個多月過去了,王府中人仍然無法接受,無法接受王爺就這麼死去的事實。王爺的音容媚態在他們眼前不斷地出現,彷彿就在身邊,王爺並不曾離去!
匆匆自九華山趕回來的
玉如虹,卻站在門口停了腳步。
看著那白色的靈幔在風中飄舞,八月的秋陽依然毒辣,照在白色的布上反射出的光線異常刺眼,令人幾乎難以睜目。
又是這樣的場景,他的家中到處是白色與黑色,還有籠罩在王府周圍的凝重氣息,壓得他幾乎要喘不過氣來--
他的父王,武功絕頂的父王真的死了麼?
武林佚事——《皇族敗類》
悠悠千載,多少帝王,踩著他人血肉屍骨,坐上權力的頂峰。
朝堂後廟,富貴貧庶,紛亂江湖,莫不可顛覆朝綱。
北宋時期,王者信奉佛教,大興佛法,興建寺塔,塑造佛像,此為弘揚佛教的
鼎盛時期。
安居樂業、國泰民安,當朝空前繁榮的景象給人以安逸泰然的心態。
渾不知,人心散而國防衰。
人皆安於現狀,毫無憂患意識;朝廷致力佛事,疏於內防,國力已呈內散而外
弱之勢。邊陲諸雄虎視眈眈,時犯邊境,幸而守邊之將忠勇善戰,與眾將士浴
血退敵,守衛疆土不受外族侵入。
處於平穩繁榮的盛世,人人挖掘出自身懶散的習性,好逸惡勞,又將人類磨嘴
皮之功盡數發揮。
於是,在毫無預警之下,一個不啻平地驚雷的傳言在東京炸開了鍋——
京城裡盛傳——皇宮驚變!
當今聖上有七子,大皇子亦即太子,乃皇后之子,自小有材,勤奮好學,一直
是諸賢臣眼中未來的明君,擁護者眾多。二皇子為嬪妃所生,恃才傲物,雖有
大智卻不得人心。三皇子為藍貴妃所生,天資聰穎,然生性淡泊,早已遠離皇
宮這塊是非之地,遁于山野過著平淡的日子。四皇子乃三皇子同母胞弟,同樣
才智過人,卻性格迥異。四皇子乃軍事奇材,城府極深,且耐心十足,做事幹
淨利落,從不授人以把柄,無人知曉他真正的實力。五皇子為齊貴妃之子,深
具才學,自視甚高,巧舌連簧,朝臣有近三分之一為其所用。人盡皆知,五皇
子與太子是對立的,和二皇子聯手的勢力竟與太子不相上下!嘗勸四皇子與其
聯手卻遭婉拒,二人並未死心,不時到四皇子府上坐坐,使的旁人以為四皇子
亦是五皇子派的。而四皇子的態度則是曖昧的,既不承認亦不否認。至於六皇
子與七皇子,已經被人自動排除在皇位之爭外。先說七皇子,乃嬪妃所生,今
年只有三歲,襁褓中的嬰孩如何爭位?而六皇子,雖為皇后所生,太子胞弟,
境遇卻大不相同。皇帝除了操勞國家大事,還要巡幸後宮眾妃,已是勞心勞力
,哪有心思花在子女身上?皇后乃一國之母,後宮之首,除了管制後宮嬪妃,
又要將心思放在太子的培養上,哪有時間陪伴另一個兒子?因此,六皇子縱然
才思敏捷,天賦異稟,卻依然引不來父母關愛,就如無父無母的孤兒。倒是生
性溫厚的太子,會不時在閒暇時陪陪自己的弟弟,不使他太過孤單。而年歲不
過比六皇子大七歲的九王爺,少年時還會陪他,如今嬌妻在側自已忽略了孤獨
少年。幸而六皇子自己常到太醫院看書消磨,那裡的白鬍子太醫和藹慈祥視他
若孫子,是以他喜歡這裡的藥味,說是有爺爺的味道……
武林佚事——《武林盟主》
武林盛世,江湖太平,偶有紛爭,不過微末。
英雄草莽,綠林黑道,名門正派,江湖實為一口爛泥塘,大蝦小蟹,泥鰍紅鯉,混為一潭卻又各行其事,若欲束之,非常人所為也。
武林中正是有此高人,將混亂江湖整治有條,是為各門派及黑白兩道敬仰之英雄!
江湖中人對此英雄有一描述:自古英雄出少年,美人如玉劍如虹。
綿綿細雨中,江湖飛遞著訊息——
三月十六,少室山南麓,三年一度的武林大會,即武林盟主選拔大會將在此舉行。
是時,江湖格局混亂,異軍突起,各門派之間明爭暗鬥由來已久,並呈愈演愈烈之勢。現任武林盟主自感年老力不從心,有意於三年一度的武林大會中挑出合適人選接任其職,幸而武林大會於焉到來,並將大會選在素有武林泰斗之譽的少林寺進行。
少林寺乃東道主,自是以謹慎熱心的態度為此次盛會做好萬全準備。
據悉,少林寺將由史上最年輕的戒律堂首座——二十五歲的
戒嗔大師參與本次比武大會。
戒嗔大師乃少林長老之徒,方丈師弟,自小長於少林寺,精通佛法,勤於武學,武功超群,然深居佛門鮮少外出,是以少有人知其名。若不是此番大會由他出賽,怕是沒幾人會知少林寺有此人存在。
因近在家門,少林寺佔盡天時地利人和,加之少林武學博大精深,早已是聲名顯赫,江湖中紛紛傳言,若現任盟主執意退位,其繼任者不出少林左右!
陰雨顯然無法阻擋有心人參加武林大會的急切步伐,泥濘路上,佩劍持刀之客行程匆匆,皆往少室山趕去。[墨]
行於後方的一輛華麗馬車在眾江湖客中算得異數,旁人騎馬走路緊趕慢趕,此車卻是慢慢悠悠,好似雨中游街,且裝飾精緻,分明召告眾人此為富貴人家,欲搶從速!此為玩笑,有心人側目視之,瞧及車上“南宮”標記,即遠遠退去。是武林四大家族的南宮家族,誰都不願惹麻煩上身!
而車內卻另有麻煩——